【义结金兰什么意思】“义结金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志同道合的关系。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对友情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士人阶层中,兄弟般的友谊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情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义结金兰 |
拼音 | yì jié jīn lán |
出处 |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含义 |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般亲密无间,且以道义相交。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深厚的友情。 |
近义词 | 义薄云天、肝胆相照、生死之交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尔虞我诈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义结金兰”最早出自《周易》,原意是说两个人如果心意一致,就能像金属一样坚固,像兰花一样芬芳。后来,“金兰”被引申为兄弟之间的感情,而“义”则强调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道义和信任之上的。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义结金兰”的描写,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正是“义结金兰”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他们虽非亲兄弟,却义结金兰,共赴国难。” |
日常交流 | “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义结金兰,彼此信任。” |
社会活动 | “公司内部提倡义结金兰的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
四、总结
“义结金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它强调的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道德基础上的深厚友谊,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情感纽带。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但“义结金兰”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通过了解“义结金兰”的含义与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视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