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忧劳是什么意思】“宵旰忧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勤于政务、日夜操劳、忧国忧民的状态。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帝王的治国精神,也常用来赞美那些为国家、人民鞠躬尽瘁的官员或领导者。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宵旰忧劳 |
拼音 | xiāo gàn yōu láo |
出处 | 《尚书·大禹谟》:“宵衣旰食,忧劳天下。” |
含义 | 形容日夜操劳、勤于政务、忧虑国事的精神状态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领导或官员的敬业精神 |
近义词 | 勤政为民、夙夜匪懈、兢兢业业 |
反义词 | 懈怠懒散、尸位素餐 |
二、详细解释
“宵旰忧劳”由四个字组成:
- 宵:指夜晚,表示时间。
- 旰:也是夜晚的意思,引申为深夜。
- 忧:忧虑、担忧。
- 劳:劳累、操劳。
合起来,“宵旰忧劳”意指在深夜还在为国家大事操劳,日以继夜地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大禹谟》中,原句是:“宵衣旰食,忧劳天下。”意思是说,帝王为了国家大事,常常穿衣服到深夜,直到天亮才休息,一心一意为天下百姓着想。
三、使用场景
1. 历史人物评价:如对古代明君、贤臣的赞美,如唐太宗、诸葛亮等。
2. 现代领导形象塑造:用于描述当代干部、官员的敬业精神。
3. 文学作品描写:在小说、剧本中,用来刻画主人公的奉献与责任感。
四、示例句子
- 他一生宵旰忧劳,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
- 作为一位基层干部,他始终践行宵旰忧劳的精神,深受群众爱戴。
- 古代帝王常以宵旰忧劳自勉,以示勤政爱民之心。
五、注意事项
虽然“宵旰忧劳”是褒义词,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它更适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用于日常口语或轻浮语境中。
六、结语
“宵旰忧劳”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责任、奉献和敬业精神的高度推崇。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