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疒的偏旁有哪些字】在汉字中,“疒”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部首,它通常与疾病、身体不适或疼痛有关。虽然“疒”本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单独使用字,但它作为偏旁出现在许多汉字中,构成了与健康、疾病相关的词汇。了解这些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形规律和意义。
下面是对“疒”的偏旁有哪些字的总结,并附上表格以方便查阅。
一、总结
“疒”作为偏旁时,多用于表示与疾病、身体部位或症状相关的汉字。这类字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医学、中医、健康类文章中频繁出现。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 痛:表示身体某部位的疼痛。
- 病:表示生病的状态。
- 疾:表示疾病或快速。
- 痒:表示皮肤发痒的感觉。
- 疼:表示疼痛。
- 瘦:原意为体弱,后引申为身体消瘦。
- 疗:表示治疗。
- 疗:与“疗”同义,常用于“疗养”等词。
- 疮:指皮肤上的伤口或溃疡。
- 痔:指肛门部位的疾病。
此外,还有一些较为生僻的字,如“癰”(脓疮)、“癤”(小的肿块)等,也含有“疒”部。
二、表格:含“疒”偏旁的常见汉字
序号 | 汉字 | 拼音 | 含义说明 |
1 | 痛 | tòng | 身体某部位的疼痛 |
2 | 病 | bìng | 生病、疾病 |
3 | 疾 | jí | 疾病、迅速 |
4 | 痒 | yǎng | 皮肤发痒 |
5 | 疼 | téng | 疼痛 |
6 | 瘦 | shòu | 体弱或消瘦 |
7 | 疗 | liáo | 治疗、疗养 |
8 | 疮 | chuāng | 皮肤上的伤口或溃疡 |
9 | 痔 | zhì | 肛门疾病 |
10 | 痨 | láo | 一种慢性传染病 |
11 | 痧 | shā | 中医术语,指因湿热或寒邪引起的不适 |
12 | 痞 | pǐ | 胃肠胀气或痞块 |
13 | 痢 | lì | 痢疾,肠道感染 |
14 | 痰 | tán | 呼吸道分泌物 |
15 | 痹 | bì | 风湿性疼痛 |
三、结语
“疒”作为偏旁,在汉字中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尤其是在表达与健康、疾病相关的内容时。通过学习这些字,不仅可以提高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还能增强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疒”偏旁的相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