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枝古诗原文及意思】《食荔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珍贵水果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南方风物的赞美。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古代诗歌中描写水果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红颗珠圆,轻红浅白,
香甜可口,风味独绝。
岭南多荔枝,此物最奇绝,
尝鲜不须多,三日味犹存。
注:
本诗为现代人仿古风格创作,非白居易原诗。白居易原诗为《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剥之若半绛囊,其肌莹白如冰雪。木似桐,高四五尺,枝如梅。花小而细,色微黄。其实大者如鸡子,小者如弹丸。甘酸美,令人嗜之。余游南宾,见荔枝树,乃赋此图。
翻译:
荔枝生长在巴峡之间,树形像圆形的帷帐。叶子像桂花,冬天也常绿;花像橘花,春天开放;果实像红色的丹药,夏天成熟。剥开果皮,像半只红袋子,果肉晶莹洁白如雪。树干像桐树,高四五尺,枝条像梅花。花很小,颜色微黄。果实大的像鸡蛋,小的像弹丸。味道甜美带酸,让人十分喜爱。我游览南宾时,看到荔枝树,于是画了这幅图,并写下了这篇序文。
二、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食荔枝》 / 《荔枝图序》 |
作者 | 白居易(《荔枝图序》) 现代仿古作品(《食荔枝》) |
体裁 | 古诗 / 序文 |
主题 | 描写荔枝的外形、味道和产地,表达对荔枝的喜爱 |
风格 | 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 |
赏析重点 | 对荔枝外观、口感的细致描绘,体现对自然风物的热爱 |
历史背景 | 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荔枝为南方特产,诗中反映当时岭南风俗 |
现代意义 | 表达对传统美食文化的欣赏,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
三、结语
无论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还是后人仿古创作的《食荔枝》,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与赞美。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通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荔枝的独特魅力,还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