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具体是什么意思】“道听途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子张》:“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是:在道路上听到的、在路上传播的言论,往往没有根据,不可靠。后来用来形容人听信并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谣言,缺乏事实依据。
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轻信传言、不负责任地传播信息的人。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信息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核实的内容。
“道听途说”指从路上听来的消息,再传给别人,多用于形容没有根据、不实的传闻。这个成语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可靠性问题,提醒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应谨慎对待,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表格展示:
词语 | 道听途说 |
出处 | 《论语·子张》 |
含义 | 从路上听来的消息,再传给别人,多指无根据的传闻 |
用法 | 贬义词,用于批评轻信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 |
近义词 | 流言蜚语、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
反义词 | 有据可查、实事求是、真凭实据 |
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新闻评论、教育场合等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情感色彩 | 贬义 |
常见搭配 | 道听途说的消息、道听途说的谣言 |
通过了解“道听途说”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信息,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