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什么意思】“卑躬屈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表现出极度的谦卑、讨好甚至奴颜婢膝的态度。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利益或地位而丧失尊严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卑躬 | 身体低伏,表示恭敬 | —— | 多用于描述对上级或权势者的恭敬态度 |
屈膝 | 膝盖弯曲,表示臣服 | —— | 常用于表达对强权的顺从或畏惧 |
卑躬屈膝 | 形容人极度谦卑、低声下气、毫无尊严地讨好别人 | 《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没有骨气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奴颜婢膝、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 表示对权势者无原则的讨好 |
反义词 | 傲然挺立、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 表示有骨气、有尊严的态度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说明 |
工作场合 | 他为了升职,对领导卑躬屈膝,让人看不起。 | 描述职场中缺乏自尊的行为 |
历史评价 | 昔日的官员常常为了保命而卑躬屈膝,失去人格尊严。 | 用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
日常生活 | 在家里,他总是对妻子卑躬屈膝,显得很没骨气。 | 描述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行为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卑躬屈膝”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严”和“气节”的重视。在古代,士大夫阶层强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卑躬屈膝”则被视为一种人格的堕落。现代社会中,虽然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警示人们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自我。
五、总结
“卑躬屈膝”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他人时表现得极度谦卑、毫无尊严。它不仅用于批评个人行为,也常用于反思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避免盲目讨好,是值得提倡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