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相揖别全诗译文】《人猿相揖别》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言诗,出自《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原诗如下:
> 古今多少奇奇怪,偏爱英雄作古来。
>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 废却君王寻旧梦,只留荒冢对江流。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尤其是从“人猿相揖别”这一意象出发,象征着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转折点。
一、诗歌总结
《人猿相揖别》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文明发展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诗中“人猿相揖别”一句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对人类起源的诗意表达,也象征着人类脱离蒙昧、迈向文明的重要一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哲理的思辨性,体现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古今多少奇奇怪,偏爱英雄作古来。 | 自古以来,世间有多少奇异之事,偏偏人们喜欢谈论英雄人物。 |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 人类与猿类告别,只是经过几块石头的打磨,就进入了孩童般的年代。 |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 金陵(南京)地势险要,曾是帝王之地,如今帝王已逝,只剩古墓静立。 |
废却君王寻旧梦,只留荒冢对江流。 | 君王的梦想早已消散,只剩下荒凉的坟墓面对江水长流。 |
三、内容说明
本诗虽短,但寓意深远。其中“人猿相揖别”一句,既是历史的起点,也是文明的开端。它暗示了人类从原始状态中逐渐觉醒,开始使用工具、发展语言、建立社会结构,从而迈入文明社会。
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如“废却君王寻旧梦”,表明过去的辉煌已成往事,唯有历史遗迹留存下来,成为后人反思的对象。
四、结语
《人猿相揖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历史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文明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人猿相揖别”到现代社会,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努力。这首诗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