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如盖矣出自什么地方】一、
“亭亭如盖矣”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常用来形容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树木。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在文中,作者通过对老屋及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亭亭如盖矣”形象地描绘了枇杷树生长茂盛、枝叶繁密的样子,既是对自然景物的写实,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这句话不仅在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后人引用的经典语句。
以下为“亭亭如盖矣”出处的详细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 |
原文句子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作者 |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被誉为“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 |
文章背景 |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回忆自己书房及家庭生活的散文,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
句子含义 | 描写枇杷树已经长成高大茂盛的样子,象征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 |
文学价值 | 该句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归有光散文“以情动人”的风格 |
三、结语
“亭亭如盖矣”虽短短五字,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意境。它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更承载着作者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亲人深切的思念。通过了解其出处与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与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