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古诗内容及翻译】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咏物诗,通过描写一棵小松树在风雨中顽强生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才成长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小松》一诗的与翻译,以文字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诗歌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一棵小松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挺立的描写,隐喻了人才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最终有所作为的过程。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一句尤为著名,表达了人们对有潜力之人的忽视,直到他们真正成功后才开始认可。
二、《小松》原文及翻译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第一句 | 松树千年老,根深土自肥 | 松树经过千年的生长,它的根扎得很深,因此土壤也变得肥沃。 |
第二句 | 小时不识林,只看枝叶美 | 年轻的时候不了解森林的整体,只看到枝叶的美丽。 |
第三句 | 风雨摧不折,霜雪更坚强 | 经历风雨也不会被折断,经历霜雪反而更加坚强。 |
第四句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人们不认识那些将来能高耸入云的树木,只有等到它真的高耸时才说它高大。 |
三、诗歌赏析
《小松》虽短,却蕴含深刻哲理。诗人借小松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真正的强者往往在默默无闻中积累力量,只有当他们达到一定高度时,才会被世人所认识和赞赏。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探讨《小松》的文学价值或其在当代社会的启示,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