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的意思解释】“骑虎难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后,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或资源,即使发现事情并不顺利,也难以中途放弃,只能继续坚持下去。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进退两难、无法轻易回头的处境。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骑虎难下 |
拼音 | qí hǔ nán xià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西域传》:“今不努力,一旦事败,虽欲骑虎难下。” |
释义 | 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因困难重重而难以停止,只能继续前进。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或做事已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放弃。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进退维谷、骑虎难下(重复)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说明 |
工作中 | 员工在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发现问题,但因时间或成本原因无法中途放弃。 |
学习中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但为了考试或成绩不得不坚持下去。 |
生活中 | 朋友之间因承诺而不得不完成某件事,即使内心不愿意。 |
商业决策 | 企业投资失败后,因前期投入巨大而继续追加资金,希望扭转局面。 |
三、常见误区
- 误解为“必须坚持到底”:其实,“骑虎难下”更多强调的是“被迫继续”,而非主动选择。
- 误用于正面情境:该成语多用于负面或困难的情境,不宜用于鼓励性的场合。
- 忽略语境: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避免生搬硬套。
四、总结
“骑虎难下”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判断形势、适时调整策略,是避免陷入“骑虎难下”困境的关键。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