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压卵的故事介绍】“泰山压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力量悬殊、势不可挡的局面。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进行压倒性的打击或控制,毫无悬念。
该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夫泰山之高,不辞微尘;江海之广,不拒细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若以泰山压卵,其势自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山虽然高大,但不会拒绝微小的尘土;江海虽然广阔,但不会排斥细小的水流。因此,圣人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行事,用不言的方式教导他人。如果像泰山压卵一样,形势自然就会形成。
从字面意思来看,“泰山压卵”形象地描绘了泰山这样的巨大山体压在鸡蛋上的情景,鸡蛋自然会被轻易压碎。这表明了力量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暗示了事情发展的必然性。
泰山压卵故事总结与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泰山压卵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泰山压在鸡蛋上,鸡蛋被压碎 |
比喻意义 | 势力悬殊,强弱分明,结果显而易见 |
原文出处 | “夫泰山之高,不辞微尘;江海之广,不拒细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若以泰山压卵,其势自成。”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倒性优势或控制 |
文化背景 |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的分析和评论中 |
“泰山压卵”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力量时,往往难以抗衡,唯有顺势而为,才能达到最佳的结果。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成为汉语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