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日常问答 >

苏武传节选原文及翻译

2025-09-12 02:45:35

问题描述:

苏武传节选原文及翻译,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2:45:35

苏武传节选原文及翻译】《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重要传记,讲述了西汉时期著名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仍不屈服的感人故事。以下是《苏武传》节选部分的原文与翻译,并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

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官员,奉命出使匈奴,却因匈奴内乱被扣留。在异国他乡,苏武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包括饥饿、寒冷、威逼利诱等,但他始终坚守气节,拒绝投降。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苏武得以返回汉朝,成为忠贞不屈的典范。他的事迹体现了忠诚、坚韧和民族气节,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的功绩而被任命为官,兄弟几人都担任郎官。
汉武帝时,以中郎将使匈奴。 汉武帝时期,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
匈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匈奴单于刚刚即位,担心汉朝来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到达匈奴后,苏武带了礼物送给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单于更加骄横,这并不是汉朝所期望的。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官吏常惠等人,招募了一百多名士兵和侦察兵一同前往。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好缑王和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策划反叛。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虞常等七十多人打算发动政变,其中一个人夜里逃跑,把事情告诉了单于。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单于让卫律召苏武来接受审讯。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如果丧失气节,辱没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呢?”
引佩刀自刺。 于是拔出佩刀自刺。
欲因此时降武。 想趁此机会让苏武投降。
武不应。 苏武没有答应。
汝为人臣,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你作为汉朝的臣子,不顾恩义,背叛君主和亲人,沦为边疆的俘虏,又有什么资格见我?
且单于信汝,使汝决人死生,汝安能久活? 再说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生死,你怎能长久活下去?
天地之大,人亦有心,岂可尽言! 天地广大,人心各异,怎能一一说明?
武曰:“汉家陵墓在北,吾当死,愿葬于汉地。” 苏武说:“汉朝的陵墓在北方,我应当死在这里,希望埋葬在汉朝的土地上。”
于是匈奴敬之,不复轻之。 从此匈奴对他表示敬重,不再轻视他。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在匈奴总共待了十九年,刚去的时候正值壮年,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三、结语

苏武的故事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他面对强权毫不退缩,坚持信念,展现了极高的道德操守和民族气节。《苏武传》节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刻画了一个忠诚、坚韧、不屈的英雄形象,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