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日常问答 >

临江之麋译文和原文

2025-09-08 22:26:17

问题描述:

临江之麋译文和原文,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22:26:17

临江之麋译文和原文】《临江之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的一篇寓言小品,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倚仗权势、不知自重的人。故事内容虽短,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一、原文

临江之人,畋猎得麋麑,畜之。稍长,驯,不复畏人。人或怜之,因以与邻之富人。富人畜之,逾年而麋亦驯。人又怜之,因以与里中之士。士畜之,逾年而麋益驯。人又怜之,因以与县之贵人。贵人畜之,逾年而麋亦驯。遂为贵人所爱,常与宴乐。后有客至,贵人命麋出,以示其宠。麋忽见人,惊走,人皆笑之。曰:“此兽也,安能识人?”

二、译文

临江有个猎人,捕到一只小鹿,把它养了起来。渐渐长大后,它变得温顺,不再怕人。有人觉得它可爱,就把它送给了邻村的有钱人。有钱人养了它,一年后,它依然很温顺。又有人觉得它可爱,就把它送给村里读书的人。那人养了一年,鹿更加温顺。再有人觉得它可爱,就把它送给县里的权贵。权贵养了一年,鹿也依旧温顺。于是被权贵宠爱,常常陪伴宴饮。后来有客人来访,权贵让鹿出来,展示自己的宠爱。鹿突然看到人,惊慌逃跑,人们都笑了,说:“这是一只野兽,怎么能认识人呢?”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作者 柳宗元(唐代)
出处 《柳河东集》
类型 寓言散文
主旨 讽刺依附权贵、失去本性的人
故事结构 猎人 → 富人 → 士人 → 贵人 → 最终失态
人物象征 麋(鹿)象征无自知之明、依附权贵者
结尾寓意 一旦脱离本性,最终会暴露本质

四、

《临江之麋》通过一只逐渐被人类驯化的麋鹿,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若一味依附权贵,失去了自我,最终在关键时刻反而暴露了本性,成为笑柄。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寓意深远,是柳宗元寓言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该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对现代社会中那些趋炎附势、忘本失志的人具有警示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