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若晨星的词语解释】“寥若晨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数量极少、非常稀少的事物或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天象的观察,清晨时分的星星稀疏可见,因此用来比喻事物之少。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寥若晨星 |
拼音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含义 | 形容数量极少,非常稀少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其行也如日月之明,其言也如钟鼓之响,虽在幽暗之地,亦能照耀四方。若夫庸人,则如夜中之萤火,虽有光而不能久,亦如晨星之寥落。”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事、物的数量极少 |
近义词 | 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
反义词 |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在这个时代,真正有才华的作家寥若晨星。”
2. 日常交流中
“他这种坚持初心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寥若晨星。”
3. 学术研究中
“在这一领域,具备跨学科能力的研究者寥若晨星。”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非常多”:很多人误以为“寥若晨星”表示“很多”,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少”。
- 混淆近义词:如“寥寥无几”和“寥若晨星”意思相近,但“寥若晨星”更强调“稀少如晨星”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寥若晨星”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实际使用中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少”的概念。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