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日常问答 >

孙权劝学原文及赏析

2025-11-02 11:24:15

问题描述:

孙权劝学原文及赏析,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11:24:15

孙权劝学原文及赏析】《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其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孙权作为一位明君的智慧与远见,同时也展现了吕蒙从“不学无术”到“学识大进”的转变过程。

一、原文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习、鲁肃赞赏三个层次,展示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改变的可能性。孙权以身作则,强调学习并非为了做学问,而是为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学习,最终赢得鲁肃的尊重,体现出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作者 司马光(编撰)
朝代 三国时期(吴国)
人物 孙权、吕蒙、鲁肃
主题 学习的重要性、自我提升、劝学
情节结构 劝学 → 学习 → 赞赏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中心思想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地位;贵在坚持与实践
启示 不要因忙碌或自卑而放弃学习,只要努力,终会有所成就

四、赏析要点

1. 劝学方式得当:孙权没有强迫吕蒙,而是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2. 语言简洁有力:文中对话简短,却能传达深刻道理。

3. 人物形象鲜明:孙权睿智果断,吕蒙从“吴下阿蒙”变为“才略出众”,极具对比效果。

4. 寓教于事:通过一个具体事件传达学习的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五、结语

《孙权劝学》虽是一篇短文,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的重视,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正如文中所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只要不断进取,终将收获成长与认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