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每日快讯 >

闾左

2025-03-04 01:11:33 来源:网易 用户:常发武 

"闾左"一词源于中国古代,主要在汉代文献中出现,是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居住在闾门(古代城市或村庄入口处的小门)左边的普通民众。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这种称谓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不同阶层人民的分类方式。

在《史记·平准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农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百姓闾左皆乐其便易,而苦于不便者众。”

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古代经济管理措施,也间接提及了“闾左”,即普通民众对于新货币政策的态度。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闾左”作为对普通民众的称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以及普通民众在国家政策变化中的反应和态度。

此外,“闾左”的概念还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重视秩序与和谐的理念,即使是对于普通民众的称呼,也蕴含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这一称呼背后,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份和地位的界定,也是对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的一种反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